扎紧最后一道篱笆!即便教培机构跑路,家长也
随着“双减”的落地,校外教培机构遭遇了行业的寒冬。许多教培机构选择了离场,连一句话都不说。而当家长们发现教培机构跑路的时候,一切都迟了——教培机构已经卷款而逃了。于是,家长们为了要回自己的血汗钱,结成联盟,向教培机构追讨自己所教的钱款。
可是,这些教培机构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无奈之下,家长们只得选择报警求助,希望通过警方的力量,把自己的血汗钱要回了。但是,他们能要回来吗?能要回来吗?当然可以。就是破产了,也可以拿回一些,尽管金额少得可怜。而和金钱的损失比较起来,他们的精力投入也是很不少的。
教培机构动不动就跑路,家长们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地保护,这始终不是一个办法啊!怎样才能保证家长的利益不被教培机构无情地侵吞呢?
9月17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在这份意见稿里,他们为家长的权益保护扎紧了最后一道篱笆。为什么说这个意见稿能成为家长利益的屏障呢?我们仔细地梳理一下,有这三个关键点引人注目:
首先,教培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落实明码标价规定,按要求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教培机构的收费标准按照要求必须要张贴在机构内显眼的地方。
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培机构敢弄虚作假。主管部门一检查出问题,教培机构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要知道,现在的教培机构可是双重管理,即教育局和民政局同时在管理。
并且,就是签订合同都必须要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或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如此一来,教培机构还能利用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来侵害学员的权益吗?连机会都没有了吧。要知道,这样的示范文本,到网络上一查,就是清清楚楚的啊。
其次,意见稿中明确了教培机构的资金实行“第三方托管”的方式。培训机构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辖区内具有监管能力的银行,开设唯一的预收费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专户),并与存管银行签订专户管理协议,并在协议签订后的5天内报教育局备案。
这样一来,家长交到教培机构的资金就相当于进了笼子,教培机构独自是拿不到钱的,想要动用就必须要有合规合理的程序才能使用。这样的安排,让家长安心不少。
最关键的保护,还是在培训资金的使用上的监管。存管银行按照安排,应该按照“一课次一消”原则进行拨付。也就是在每次授课完成后,银行就拨付相应数额的预收费资金。
但是,这样的操作太繁琐,随意一般都采取与授课进度同步、同比例的原则,按照3:3:1的拨付进度来拨付。也就是开始授课,拨付预收资金的30%;一个月后再拨付30%,而剩下的10%则在授课结束后拨付。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拨付方式,在拨付节点的时候,都必须要经过学院的确认。银行才能在5天内拨付。这样的程序安排,可以说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培训经费的使用渠道的明晰,避免了资金被挪用。
第三,对预收资金的监管采取“风险储备金”的方式进行。专户内按照比例留存有预收费最低余额。预收费最低余额,新成立的培训机构不设,一年以上的则为上一年度总学费的10%。
而当发生余额不足或者大额资金异动,银行就会停止拨付,并发出风险预警和通报。大额资金的标准则为:设立一年以内的教培机构,单日累计支出30万或一周累计支出50万;设立一年以上的则分别为100万和200万。并且大额资金的提取必须要提前5天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备。
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学员预付款的安全。教培机构就是想跑路,还能最大程度保护学员的利益。
此外,对于学员的退费问题也做了说明。学员在课程开始前要求退费,教培机构应在5日内原渠道一次性退还。开始后,在扣除相应的费用后,10日内一次性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