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微信群辱骂班主任,是气了老师害了孩子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面对的不仅有学生,更有背后的家长。学生好教,但家长难“缠”!一个班学生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从“排座次”到“选干部”,从上课提问到作业批改与辅导……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处于“C”位。
家长的这种舐犊之情可以理解,但十个手指伸出来也不会一般齐,家庭中即便父母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家长要求教师处处、时时都将自己孩子放到“C”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教师也是难以做到的。
但当下有些家长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试图将自己在家庭中对待孩子的做法,延伸到学校、班级,要求学校、教师也像自己一样对待孩子,给学校、教师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照顾到无微不至,一旦达不到目的,便会不高兴,有的甚至会无理取闹。
近日,江西上饶某中学的吴教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烦心事。
吴老师做教师近三十年了,一直都兢兢业业,却不曾想,近日被自己学生的家长在班级微信群内公开辱骂,并诅咒他——“不远的将来,下一个你或你儿子甚至孙子终将付出应有报应”。咋,这一下竟然牵涉到了三代人啊!
教师辛辛苦苦教学生,家长不感谢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公开骂老师呢?不但骂,还要诅咒老师三代人呢?
据悉,事情的起因是开学初的学生分班。该名学生家长想为孩子转班,但没有得到学校同意。该家长认为是吴老师从中作梗,于是找到吴老师,问“是否同意其孩子转到其他班级”。吴老师回答说:“要是学校领导及接收的班主任同意,我没有意见。”但最后,孩子还是没有成功转班。
10月4日晚,该生家长趁吴老师不在家,将两条中华烟及一盒茶叶送到吴老师家中。吴老师知道此事,立刻电话联系家长,要求其将烟茶取回。该家长当然不会去取了。第二天,吴老师只好把烟茶拿到学校门口,联系家长让其取了回去。
再后来,就出现了该家长在微信群辱骂、诅咒吴老师一事。
吴老师当然不愿意,在找家长理论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报警。可是警方结论竟然是“家长在微信群辱骂一案,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不予调查处理,请向其他有关机关报案、投诉或投案。”
平湖一柱是位教师,没研究过法律,也没有研究过公安机关的职责,但是按照常识、常理,打架、骂人,应该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吧,即便是微信群辱骂行为较轻,达不到立案程度。
再者,公安机关建议,“向其他有关机关报案、投诉或投案”,这个“有关机关”指的是谁呢?教育局吗?它只能管住学校、管住教师、也或者说包括学生,可它管不住家长啊?它没有处分或处罚家长的权力啊?
除了公安局,还有其他管“骂人”的机关吗?就算起诉到法院,公安机关也应该提前调查、取证、采取一定措施吧?至少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不能让被骂者等到骂人的骂累了,才“抽出”身子去法院吧?
放下公安机关不说,单说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家长也应该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尽可能不与学校、教师发生冲突,这不是怕学校、怕教师,这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无益于孩子成长。
家长如此张扬,唯恐天下不知,即便孩子转了班、转了学、退了群,难道就对孩子没有影响了吗?
平湖一柱认为,就此事而言,家长在微信群辱骂、诅咒老师,最受伤的不是老师,而是孩子。因为教师是成人,不仅心理承受能力强,更可以通过一定渠道为自己维权;而相对于孩子就苦了——孩子幼小的心理如何承受这一切呢?这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孩子无论转学到哪里,都会因为此事受到学校老师的格外“呵护”——甚至会为孩子开辟“绿色通道”,你说上哪班就上哪班,你说坐哪位就坐哪位……家长或许自为计达到了目的,但孩子在这种“呵护”下却并不“自在”,因为不仅老现为格外“照顾”,他的同学,他的邻居、凡是知晓此事的人,与孩子接触时都会分外小心……所以,家长诅咒老师,其应验会最先在自己孩子身上啊!
上一篇: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下一篇:家长们炸锅!南京又一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