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建议删除语文书中“醉里挑灯看剑”,只因
公元1140年,一个健康的男婴在济南某村呱呱坠地,因为此时北方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所以这名南宋男婴被迫成为“金人”,随着男婴一天天长大,他亲眼目睹了金人残酷的统治,以及汉人所受的屈辱,爱国情怀逐渐加深,他做梦都想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南宋词人辛弃疾。
除了文人的身份,辛弃疾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那便是“爱国将领”,21岁那年,辛弃疾便带领2000余人参加了起义军,奋起反抗金人,辛弃疾每每冲在最前方,立下赫赫战功,很快就得到了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器重,后来金主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北撤,辛弃疾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并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络。
然而当辛弃疾抵达南宋,准备继续大展宏图、趁机攻打金军时,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打击——南宋朝廷并没有抗金北伐的意思,宋孝宗也不过让他打打杂,四处整顿整顿治安,这对充满了北伐热情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个噩梦。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辛弃疾也从20几岁的热血小伙子变成了40多岁的中年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闲居,他知道,自己已经报国无门,48岁那年,友人陈亮来铅山瓢泉与辛弃疾相见,两个遭遇相近的知己同游10日,回首往事,追忆当年抗金时的豪情,如今却满头白发,壮志难酬,真是令人无语凝噎!
于是辛弃疾大笔一挥,写下了传世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自己复杂的情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整首词气势恢宏,前9句写得酣恣淋漓,把战场上的场景完美还原,将军醉酒后辗转难眠,于是起身挑亮油灯,将自己的宝剑拿出来细细观赏,不知不觉浑然入梦,梦中竟然听到了军营中号角响起的声音,那时候战马都如同的卢(刘备的坐骑,举世无双的宝马)那般,跑得飞快,战士们射出去的弓箭,也像惊雷那样震撼人心。所有将士们,一心只想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好得到世代相传的美名。
然而最后1句,却徒然体现出重重的失落之情——可惜啊可惜,如今大业未成,自己却已经成了白发人!这样的对比,令读者莫名感伤,悲愤之情久久无法褪去。无论从哪里来看,这首《破阵子》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佳作,更是辛弃疾的“巅峰之作”,那么到底是哪7个字,惹得家长们建议删除语文书上的这首词呢?
这7个字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一些家长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心想要为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收复失地本是好事,但为什么辛弃疾偏偏要强调“了却君王”,难道就不能是“了却百姓”吗?而且当年南宋朝廷那样腐朽,辛弃疾简直就是个“愚忠”之人!孩子们要是学习这样的作品,不免会影响他们的三观。
对此,笔者以为,观赏任何一部作品,都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辨别,辛弃疾出生于封建社会,自幼便接受了忠君报国的思想教育,他写这首词,是想表达爱国之情,无论是为君,还是为民,最后都是造福于整个国家,硬是强迫一个千百年前的古人“了却百姓天下事”,真的合理吗?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