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做,才能保护孩子的灵气不会消失?
一、如何简单判断孩子有没有灵气?
我们往往能从一个人的眼睛看出这个人的智、愚、正、邪。一个眼睛炯炯有神的孩子(特别提示:这跟孩子眼大眼小没有关系),往往眼中有物、思维敏锐,看问题能一针见血。眼睛有神的孩子,大多聪明、有灵气。
孩子天生是有灵气的。这些孩子的眼睛大多灵动如水、清澈透底。他们都语言往往如诗,即便稚嫩却也闪着卟灵卟灵的智慧光芒。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眼睛浑浊了、灵气消失了。作为家长,该怎样保护他们的灵气,不让这些童真又有智慧的表达被格式化呢?
图片来自《中国教育报》
1、孩子的灵气在“苛求完美”中消磨殆尽。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一次次指责孩子的小小过失。灵气,产生在富有爱与包容的环境中,消失在家长老师的苛责中。
2、孩子的灵气在“标准”统一中消磨殆尽。灵气是心灵的自由联想、是一个人个性的体现。当教育有太多的“标准”、“统一”的时候,灵气往往会被教育越磨越少,最后只剩下一堆味同嚼蜡的文字!
3、孩子的灵气在机械重复和题海中消磨殆尽。?大量的机械重复和题海战术是一种被动低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会浪费孩子很多的成长时间和自由时光,还会消磨掉孩子的灵气,甚至让孩子厌倦学习。
小孩子说一两句灵气的话并不难,这是孩子的天性,难的是如何保持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带着初生的灵气长大成人。给到家长的建议有:
1、保护灵气。父母要善于保护孩子的灵气。避免苛责、过分的“统一”和机械重复。保护孩子的灵气需要我们用一颗富有想象力、富有爱与包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把孩子当成孩子,而不是当成大人去苛责。不要用大人的标准、答案的标准去“统一”孩子的思想。更不要用没有太多意义的机械重复的学习方式来磨灭孩子的学习热情。
2、固化灵气。父母能够发现欣赏孩子的灵气。一旦孩子说出了灵气的话,我们要去肯定、鼓励孩子。一个偶然的灵气闪现,在得到认可后,往往能够固化下来,变成经常性行为。
3、放大灵气。随时记录放大孩子的点滴灵气。可以用手机备忘录功能,用语音输入的方式随时随地记录下,孩子这些灵气的句子。
第一,家长可以通过写孩子成长日记,或是发朋友圈的方式,记录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灵气句子。如果亲戚、朋友、邻居偶然间提到孩子的这些句子,孩子会感觉非常骄傲的。这是对孩子灵气的一种保护。第二,这些句子可以作为小学生小练笔的资料。在日常记录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启发,让孩子进一步自由联想,引导孩子开拓思路,写周记就不会那么困难了。这也是对孩子灵气的一种引导。
4、培育灵气。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吸收天地灵气。孩子需要在自然中去接触万事万物,不断通过视、听、嗅、触等途径将接触到的大量全方位、全息信息输入大脑,给大脑补充营养和资源,补充来自天地的信息灵气。和书本学习有所不同,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关于大自然的记忆或特征,在我们的大脑中会被分解成很多最基本的部分,如来自视觉的各种不同光线的光子、来自听觉的声波振动、来自嗅觉的气味分子等,这些信息被分门别类地存储到大脑的特定相关区域。当一个特别的信息指令,如再次遇到类似情境、情绪,或需要写作、创造相关事物(主动调取信息)时,这些散落在大脑各个角落里的相关信息会被重新组合、连接成网络,即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被唤醒,在新的共振中形成新的解释、新的思想、新的创意。所以,大脑中存储的这些全息信息是孩子创造的最直接来源。
所以,培养一个有灵气的孩子,需要给孩子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从窒息的应试题海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来自自然的空气、阳光、水分、土壤……让他们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
上一篇:女孩听力低下,家长带着去医院后被训斥,应该
下一篇:家长,娃看的动画片你筛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