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偷拿家长的钱,如何保护孩子自尊心,让孩
孩子在成长的是会犯错的,当孩子有了金钱的意识之后,可能他们会因为想要东西家长不买而偷钱。
当家长发现了孩子偷钱的行为之后,一般都是很恐慌的,害怕他们从此走向犯罪的道路。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偷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乎于道德甚至是法律的不好的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挣钱的方式,只有从父母那里拿才能得到而已。
不过孩子偷钱之后家长的反应,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能够影响一生。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人都是会犯错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从来都不犯错的,犯错不怕,改了就好。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钱是很敏感的问题,钱丢了很着急,钱被偷了更着急,当父母发现钱是孩子偷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呢?
如果家长因为孩子拿钱而失去了他们的信任,可能今后孩子都无法诚实面对金钱的问题,家长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只要他们知道改正,就没问题了。
而不是上来就急着给孩子扣上偷钱的帽子,这样有可能是他们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孩子拿家长的钱,首先不能过于武断的将其行为定义为头,孩子拿大人的钱发生在10岁左右,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拿钱买零食或者是玩游戏,其实只要了解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就能知道他们拿钱的驱动力。
很多时候是家长限制孩子吃零食吃快餐,孩子只能拿钱满足自己,所以如果家长发现他们是为了吃的话,可以适当增加给孩子买这些零食的次数,虽然零食对身体不好,但也不能一点都不让孩子吃。
与其让孩子吃那些质量没保证的小零食,不如家长陪着孩子买一些正规厂家出的,吃了对身体无害的零食。
如果孩子拿钱是去买小玩具,卡片,游戏币,那就说明孩子很喜欢玩,家长也可以放宽一下对孩子游戏的限制,虽然在家长的眼中那些小玩具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对孩子来说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玩一玩也没有什么。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所以那父母的钱,是因为通过正常渠道心里的愿望没有办法满足,因此家长要经常和他们沟通,注意孩子喜欢什么,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满足孩子一部分的愿望,他们就不会想着偷拿父母的钱去实现。
还可以在给零用钱的时候与孩子做约定,零用钱的适用范围,具体数目和使用方式都做一个指导,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最开始可以按照天给,如果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知道不乱花钱,学会攒钱满足自己愿望的时候,家长可以再按星期给甚至是按月给。
当发现孩子偷拿家里钱的时候,一定要先给孩子严肃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拿钱是不对的。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孩子一次两次那父母的钱不等于他们变坏了,家长不要产生道德焦虑。
有的时候一次发现就特别严厉的说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对事不对人,不能一下子就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先弄清楚原因,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预防孩子再犯,如果发现孩子已经频繁的拿过很多次钱了,那就要严肃教育。
孩子在10岁左右认识到了钱的重要,他们渴望对金钱拥有控制权和使用权,有的家长说,孩子自己拿钱买的东西其实我早就给他买了,为什么他还要拿钱去买?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渴望的并非东西本身,而是自己购买东西的权利,如果家长不给,他们就会通过别的方法获取。
回忆一下自己刚开始花钱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也很好?甚至会觉得钱很神奇,一张纸币就能换来自己想要很久的小零食和小玩具。
孩子也想要体验这个好的感觉,有时候会知错犯错,十几岁的孩子有消费需求渴望驾驭金钱,这是没有错的。
有时候家长越不让孩子消费,他们就越想要买,孩子在刚开始得到钱的时候可能会乱花,这是很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马上责备孩子,等到他们适应了零用钱在手的感觉,就会慢慢学会攒钱和计划花钱。
这个阶段其实也是教育孩子理财的好机会,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计划如何花钱,要让他们有支配金钱的能力,很多孩子炫富其实就是因为不能支配大额的金钱,将其变成炫耀的工具。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会善用手里的一大笔钱,做到物尽其用,等到他长大了之后也不会是月光族或者是信贷族。
炫富虚荣都反映了人们财富观的偏差,以及从童年开始就缺失的金钱观,如果理财概念从小孩子就懂得,挣钱,存钱,花钱都会有计划,就不会只把钱和购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