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能太“聪明”,学会适当“装傻”,给孩
妈妈是超人——这是时下一句很流行的育儿金句。因为妈妈们不仅要管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大到孩子的生长曲线是否平稳,小到孩子今天是否要多读了一本绘本,这都是老母亲们需要操心的问题。
而
调皮的小宝宝在生活中总是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总是把玩具撒了一地;不愿意乖乖吃饭等等。
所以妈妈们总是在抱怨,有些事情孩子总是也学不会。其实有时候恰恰是因为超人妈妈们太“聪明”了,才导致孩子们一直原地踏步。
阿狸是一位一岁半的小宝宝,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小宝宝一样,是一位“拆家小能手”。阿狸妈妈虽然对这件事感到很无奈,但是也明白这就是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行为特点,所以也总是跟在阿狸的身后任劳任怨的收拾。
有一次当阿狸第六次把自己的乐高撒得满地都是时,妈妈实在是收拾不动了,于是哀嚎一声窝在沙发里,想要休息一会儿。
阿狸妈妈冲着阿狸无奈的半开玩笑地说着:“乖阿狸,妈妈好累呀,收不动了,你自己收好不好呀?”阿狸妈妈认为阿狸还太小,本没有指望阿狸能做出任何回应。但是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阿狸
一开始是有些困惑的摸摸自己的小脑袋,然后竟然就蹲下身来,默默的捡起了乐高玩具,然后精准的丢回了自己的玩具篮子里。
之后阿狸一直在重复这个动作,并且没有表示出任何不耐。
这时阿狸妈妈才缓过神来,恍然大悟的想到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之前事事都不让阿狸插手,才导致他总是乱丢玩具,也许自己应该适当的“装装傻”,给小阿狸锻炼自己的机会。
一、父母太“聪明”,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1.让孩子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
有些父母总是非常的心急,总是担心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比如当孩子搭乐高时,有些家长就总喜欢越俎代庖,不等孩子自己研究怎么组装就帮孩子都弄好了。
这个玩具的核心内容本来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的动手过程中发散思维,而父母却赶在孩子动手之前就把它做好了,这无疑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2.让孩子缺乏探索精神。
从孩子们会爬开始,很多家长就会以地上不干净,孩子容易受伤等理由来避免孩子的爬行。或是准备一块爬行垫,严格的让孩子只准在这块区域爬行。到了孩子长大一些会走路了,很多家长往往也会告诉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虽然父母们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们遇到危险,但是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探索的机会,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
3.让孩子对自我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
很多父母不吝啬于对自己孩子的赞美。但有时候,家长们的表扬常常流于表面,不分情况和场合就对孩子夸奖一通。
比如说孩子已经具备自己分类玩具的能力了,家长们却在孩子捡起玩具时就夸奖孩子真棒真乖。
这样孩子可能就会认为自己能把玩具捡起来,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不会想去对玩具进行分类了。
这样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
,就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行动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未来也会缺乏挑战精神。
有时父母过多的干预,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弊大于利的。在育儿的过程中,真正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适当的“装傻”,留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二、聪明父母应该学会这几个“装傻”小套路
1.“我不会玩这个,宝宝教教我吧”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已经对某个玩具掌握基本的操纵能力时,就可以开始“装傻”让孩子来当我们的老师。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鲜的挑战,同样也是对孩子表达能力的一个升级锻炼。
因为孩子要把自己脑中已经学会的内容,转化成他认为父母能够听懂的内容,这和他们平时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正好相反。
在这样重复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掌握能力也会有更显著的提高。
2.“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呢”
当孩子在进行游戏时,家长们其实可以人为的制造一些小麻烦。当然这些小麻烦应该在孩子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
比如家长们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们玩过障碍的游戏,然后趁孩子不注意,把障碍物推倒或者是变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