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孩子是来学校学习的,不是来给你天天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刚看到一个老师发的一个帖子,说3个家长找到学校,质问校长:“我孩子是来学校学习的,不是来给你天天打扫卫生的,你凭什么天天早上让孩子打扫树叶?” 很显然,这次矛盾是因
刚看到一个老师发的一个帖子,说3个家长找到学校,质问校长:“我孩子是来学校学习的,不是来给你天天打扫卫生的,你凭什么天天早上让孩子打扫树叶?”
很显然,这次矛盾是因为打扫卫生引起的。他们心疼自己的孩子,觉得天这么冷,还天天让孩子打扫卫生,心里就不愿意了。尽管校长也解释了让孩子劳动的原因,但是家长还是不满意,甚至扬言要到教育局告校长。
看的我是目瞪口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家长。
关键是评论里竟然还有很多支持这类家长的言论,并且还有很多网友点赞,看的我是彻底无语了。
现在的孩子真的就这么娇贵了?打扫卫生这点苦都受不了?
想想我们以前,哪天不打扫卫生?
扫落叶那是轻的,我们还经常打扫厕所、扫雪、除草种树等等,可也没有听有家长去学校反映说孩子不应该做这些的。我现在还记得每年冬天下雪后,同学们自己从家里带工具去铲雪。虽然天很冷,活很累,但是大家干起来却也是兴高采烈,没有叫苦叫累的。
而现在竟然有这么一些家长,反对孩子参加学校劳动,真是有些不可理喻。要知道,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劳动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等优良的品质极佳方式。这些优良品质,不正是家长梦寐以求的吗?
为什么劳动是培养孩子这些优良品质的极佳方式,这跟人的心理认知特点“角色内化”有密切的联系。
什么是角色内化
通俗的说,所谓的角色内化是指人们把角色所带来的特质内化到自身中,使得个体本身具有了角色的特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报道过这样的一个新闻,12月5日,从阜阳到合肥的高铁上,一男子以手机充电为由,要求跟邻座女子换座。被拒之后,双方发生了争执,男子发表了一些令人诧异的言论“我身份比你高”、“你要是在我单位早把你开除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角色内化案例。该男子由于长期处于领导角色,颐指气使惯了,于是产生了角色内化。在普通的生活中,也自以为是,觉得任何人都要听他的。他忘了在单位中之所以可以对别人呼来喝去,不是他个人本身的能力,而是他角色所赋予的。
这样的角色内化有很多,比如说老师通常会比较严厉,讲大道理,医生通常会写字潦草,故意让人看不出来;领导即使面对家人,也会习惯发号命令;农民做任何事都表现的吃苦耐劳……这都是人们长期扮演相应的角色,把角色特点内化的结果。
那为什么会发生角色内化呢?我们为什么会把角色的特质内化的自身特质中呢?
为什么会发生角色内化
生活的多样性,使得我们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扮演的是父母的角色;当我们面对父母时,我们会扮演孩子的角色;而当我们面对老板时,我们扮演的又是员工的角色……
当我们扮演的一个角色时,我们本能的会期望扮演好这样的角色,而这样的扮演就承载着我们对角色的理解。
扮演父母角色时,我们希望展现一个负责的父母形象,因此我们会疼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当我们扮演孩子角色时,我们希望呈现的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形象,因此我们会关心父母,听父母的话;当我们扮演员工角色时,我们希望呈现的是一个称职的员工形象,因此我们会早请示晚汇报,工作努力……
但无论我们如何理解角色,扮演角色,每一个角色肯定都有社会认可的一些共性特质,因此当我们扮演这样的角色时,我们会刻意的表现这样的特质,以期望自己扮演出最佳的角色。
扮演父母,我们会主要表现慈爱、权威的特质;扮演孩子,我们会主要表现孝顺的特质;扮演员工,我们会主要表现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特质……
一两次的扮演可能无所谓,但是长期的扮演这样的角色,就会产生心理依赖性,习惯性的采用该角色的特质来应对其他的场景,于是角色特质就内化了,成为了个体特质。
我们越是想扮演好某个角色,我们便会越加积极的内化这些特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扮演最佳的角色。而扮演的越好,角色内化也就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