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建议把辛弃疾的《破阵子》移出教材,只因
提到南宋,总会让人想起一位民族英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飞将军。岳飞一生征战,主张抗金,并且靠着岳家军的骁勇善战,打得北边的金朝在1139年时就主动求和,唯一的条件就是岳飞的人头。
而奸臣秦桧、昏君赵构求和心切,加上赵构本就忌惮岳飞之权势,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在1142年就杀害了岳飞,一代英雄就此辞世。但岳飞主战的精神却留了下来,被著名诗人辛弃疾所继承。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征战半生,所作诗词颇多,并且都洋溢着满满的报国热情。到了1189年,已经被弃用近20年的他,送别了好友陈同甫,又深感报国无门,忧国伤别之下,便做出了传世经典——《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无论是从音律、炼字、造境、抒情上都是上上乘之作,因而被收录进入我国教科书中。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就道出了时间、空间、状态和场景氛围,时间是晚上,空间是房内,状态是诗人喝醉了,而场景氛围则是哀伤又紧张的。
辛弃疾借酒浇愁心中寂寞时,又拿出来尘封多年的宝剑,他提着黄灯仔细观摩擦拭,一时之间仿佛又回到了往昔叱咤战场的风云岁月,马蹄声哒哒作响,飞箭又掠过耳畔,他在战场上疯狂杀敌,只为给君王打出一片天地,让自己能够青史留名。可惜年事渐长,白发丛生,英雄迟暮。
可就是下阙里头这“了却君王天下事”七个字,反而为部分家长的诟病,他们认为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跟宋光宗赵惇都算不上明君,是卖国求和的保守皇帝,而即便如此辛弃疾还要为他们了却天下事,是愚忠的表现。因此,部分家长还曾建议将《破阵子》从教科书中移除,以免误导后人。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首先,教科书中收入这首《破阵子》的原因主要是两点。第一点,词作文采斐然,光是前两句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写出来的,何况后面对战场的描写更是生动,仅以三十一字就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塞外兵马战斗的画面,如此惊险,又如此热血。
第二点,情感真挚,爱国情感浓烈,一方面,已经近50岁的辛弃疾感到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可怜白发生”就给了我们警惕——要珍惜光阴。其次,辛弃疾对祖国故土的热爱对报效国家的期待更是炙热,也是很好的爱国教育的例子。
而且,辛弃疾真的愚忠么?这得从辛弃疾的生平来看。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金朝,但他的出生地原本却是属于宋朝的,正因如此,辛弃疾对家国故土是十分看重和珍爱的。
1142年,岳飞蒙冤而死,世人对朝廷颇多非议。辛弃疾长大后,自然也听闻了岳飞一事,便继承了他的遗志,在1161年时,就加入了在金朝的宋朝子民的反抗军,进入战场抗击外敌,此时的他并非为朝廷作战,而是为了国家故土作战。
1162年,赵昚即位后,立刻为岳飞平反,给了岳飞清白,这对于南宋所有百姓都是一件美事。而辛弃疾也是在这个时候,对南宋朝廷有了改观。在1165年时,赵构更是直接任命辛弃疾为江阴签判,即位后的赵昚在初期也主张北上伐金、收复失地,这让当时才25岁的辛弃疾便心中愿意效忠了。
但后来的赵昚也开始委曲求全,以至于主战的辛弃疾在二十年里多次被贬,到1189年时,辛弃疾已经因为被罢官而闲居八年了。辛弃疾已经完全认识到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还自嘲说自己是“
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可见年近50的辛弃疾已经看透了。
因此,在《破阵子》中,辛弃疾所谓的“了却君王天下事”,根本不是想要为当时即位的宋光宗赵惇效命,而是以“君王”二字指代“家国天下”。
他不是要为赵惇效命,而是想为祖国驱除外辱、收复失地,还给百姓们一个安定幸福的生活!
因此,一篇像《破阵子》一样如此优秀的词作,自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在历史和教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