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越批评,孩子分越低
很多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从一所医院挑选了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伯特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艾伯特经历了一系列感情测试,华生将他放在房间中,紧接着在他身边放上小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实验之初,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不仅敢触摸它们,而且还愿意和这些玩具、动物一起玩耍。大约两个月后,华生和他的同事开始对11个月大的小艾伯特进行实验。当艾伯特在与小白鼠进行游戏时,华生和助手就在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毫无疑问,在猛烈、突然的噪声下,艾伯特开始大哭,并表现出恐惧。经过多次这样的刺激,当小白鼠再次出现在艾伯特面前时,他开始表现出痛苦,哭着转身背向小白鼠,试图逃离。显然,艾伯特已经将小白鼠和巨响建立了联系,并产生了恐惧或哭泣的情绪反应。这就是著名的小艾伯特实验。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原本积极的心态,在历经一次次“刺激”后,就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是恐惧。这种情形在孩子的教育之上同样适用。好比当孩子考试没有发挥好时,很多家长的反应都是“劈头盖脸”地责备,日复一日,孩子们的心态就会如实验中的小艾伯特一样,出现想要逃离的欲望,这就可能表现在:厌学、畏惧考试、一提到学业相关的问题就异常紧张。在他们的心中会认为只要考不好,回到家中就一定会挨骂,如此,成绩变得越来越差;成绩越差,家长就越失望,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进步。可见,一味地批评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甚至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那么家长应怎样管教孩子,才能对他们起到积极的作用呢?正向强化的作用远比批评更加有效。惩罚孩子或许并不能有效地塑造他的行为,但如果孩子做对了某一件事情,家长及时地给予肯定,这就能够强化孩子在该件事情上地认同感,他们会因此而表现地更好。因此,当孩子的学业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寻找问题的原因,例如有些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明显的偏科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审慎的进行区分,善于找到可强化点,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