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变身“压力群”,背后的原因到底是
老师们为了能够与学生的家长取得更好的联系,也开始利用起了像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和家长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建立家长群的原意,本来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双方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情况,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发现,家长群似乎慢慢地在变味了。家长群逐步变身为压力群,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大家都知道让家长批改作业是不合适的,但就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状况。家长改变不了,老师也改变不了,因为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下,老师根本不能把全部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长此以来,一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就在家长群中爆发出来了。
其次、无论是公办学校的微信群也好,还是校外辅导机构的微信群也罢,群中不同的氛围与言语表现,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家校关系的异化,亦反应了教育评价专业化的缺失。教师精力不够分配,无形中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家长有求于教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沾雨露,就会用各种方法巴结老师,使用权力、施展权力是有快感的,权力对人的诱惑,其中就有这种快感的诱惑。教育精神、人文精神扎根不深,就容易被权力诱惑、俘获。这样权利的关系就形成了,教师对家长就居于支配地位了。业内人士认为,错不在微信群或各类家校联系平台,问题是要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不能借家长群让家庭教育过度扛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家长也应理性看待家校互动。 注重孩子的教育是对的,但是更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再次、家长群定位不准和边界不清,缺乏共同遵守的“约法三章”。为家长群减负释压,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并积极践行。
最后一点、由于专业与能力的差异,家长与老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职责上,其实是有分界的。家长与老师分工不同,各自承担责任。相对来说,家长更多的责任是教导孩子怎么做人做事,而老师则要教导孩子各学科知识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不能把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等责任一味推向学校,学校也不能无视家长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教育能力的欠缺,把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简单粗暴地甩给家长。
所以只要老师和家长双方都能够秉持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情,在遵守一定规则的情况下,共同建立起有良好氛围的家长群,这不仅有利于老师和家长双方,更有利于孩子。以上仅代表作者自己的观点。如果您有任何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面留言。如果。认为作者撰写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给我点一点关注。您的关注是我继续写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