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燥”, 家长必备小常识
夏去秋至,又到了忽冷忽热的疾病高发季节。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和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体外温度的突然变化,很容易患病。此外,秋季干燥,小儿容易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鼻塞干咳,一派“秋燥”症状,所以让宝宝安度秋季显得十分重要。
儿童“秋燥”症状
孩子身体含水量可达70%,远高于成人,对缺水反应也更加敏感和不耐受。所以秋季干燥时,孩子如果发生缺水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秋燥”问题。
1.皮肤干涩
孩子的皮肤比大人娇嫩很多,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难适应,所以,一旦天气变得干燥,皮肤就很容易出现脱屑、起皮、皲裂等问题。家长平时可使用一些保湿产品(如宝宝面霜)帮孩子进行护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2.口腔干燥、烂嘴角
“秋燥”导致孩子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因而会感觉口腔干燥;部分孩子会出现明显的“烂嘴角”,这种情况医学称为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严重时甚至一张口就出血。合理而及时地帮孩子补充水分,非常关键。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应保证学龄前(2-5岁)儿童每天总饮水量(包括饮水、膳食中糖水、牛奶等总和)为1300-1600毫升,学龄(6-18岁)儿童每天总饮水量为800-1400毫升。
3.喉咙疼痛、咳嗽
秋季燥邪易伤肺阴,导致呼吸道干燥,引发喉咙疼痛、嗓子沙哑、咳嗽等一系列呼吸道问题。喉咙痛的孩子,就不爱说话、吃饭。饮食上,家长可着重选择养阴滋润、生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白果、白鸭肉等;同时注意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助燥伤阴。
4.流鼻血
秋天的空气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因此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有些孩子会去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如果孩子秋天爱流鼻血,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黏膜的湿润,减轻鼻腔里的炎症;如果家里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防止因干燥导致鼻出血。
5.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秋燥伤及大肠津液,则容易发生儿童便秘。可以试试“朝盐水,晚蜜汤”,即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防止因秋燥而导致的便秘,一举两得。
儿童润“秋燥”的食物
1.柑橘
柑橘,性凉、味甘酸,能生津止咳、润肺化痰。榨汁或蜜煎,对儿童肺热咳嗽效果尤佳。
2.葡萄
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能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生食滋阴除烦;捣汁加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对于改善烦热口渴效果尤佳;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3.大枣
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具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等效果。中医常用其调理小儿秋季腹泻,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注意:大枣是温性的,注意食用量不宜太多(3—5颗为宜),最好配合银耳等食物一起食用,以防上火;当孩子出现“燥”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食用。
4.梨
梨具有清热解毒、清心降火的作用,尤其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
生食梨能生津润燥;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5.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强身、排毒养颜的最佳良品。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E等多种元素物质,能够更好地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注意: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蜂蜜。
6.鸭肉
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等营养成分。鸭肉味甘、略凉、清热。秋天容易生气,喉咙发烫、干燥、口渴的,可以适量吃鸭肉,能起到清除作用。
另外,家长还要带孩子多运动,保证睡眠时间,提升机体抵御邪燥侵袭的能力。(网综)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