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经验:周末兴趣班等娃,家长的不同表现
文|文儿
作为一名上学娃家长,周末比平时还要忙,原因就是要送娃去兴趣班。当然,把娃送进班里后,剩下的等待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一般兴趣班会有等待区,几排座位家长随意坐,有的等待厅还有显示屏,上面显示实时教学画面,供家长参考。运动类的兴趣班,家长面前是透明玻璃墙,可以直观地看到里面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时候,家长们的表现就很耐人寻味了。
以我这个陪娃上了几年兴趣班的过来人经验看,周末兴趣班等娃,家长的不同表现,很能反映孩子将来成就。
|为什么家长等待表现反映孩子将来成就?
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家庭环境十分重要,父母的榜样力量在里面占的比重相当大。
另一个原因是,孩子做事情态度如何,也跟家长对此是否有要求相连。一般做事认真的孩子,背后都会有个做事认真、并要求孩子也要认真的家长。
|家长在等待区的以下表现,暗示孩子将来成就堪忧
◆低头抠手机,时不时发出笑声
相信这是不少家长的做法。毕竟等待的过程是无聊的,唯一能打发无聊时间的,就只有手机了。难道还有第二种做法吗?
但事实上,家长有手机瘾,很可能在家里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一般来说,家长若苦恼孩子对手机上瘾,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如此,回家一有空闲就抱着手机看?
过度依赖手机,说明家长习惯于碎片化的浅阅读模式,这会导致思维方式直白且僵化。如今网上不少新闻事件都是一再反转,让吃瓜群众目瞪口呆,前阵子自己还随大流痛打“坏人”呢,随后却发现这些“坏人”原来是受害者一方。如果你也在其中,就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了。
不懂得思考、人云亦云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显然不能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因为信息量巨大,懂得筛选真假消息对做出判断来说很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音量外放,听戏剧
当然,很多父母知道,在公众场合不能如此,这是基本的素质。但我在陪娃上兴趣班时,还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外放音量的是位老人。虽然当时也有不少家长在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所处环境略显嘈杂,但铿锵有力的戏曲声还是显得格格不入、让人尴尬。
因父母工作忙,老人带娃成了主流。但让老人带娃,不代表父母可以疏忽对孩子的教育。毕竟老一辈人受当时环境所限,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太高,也不懂教育方法。如果把教育孩子推给老人,显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负责任的家长,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关注孩子课程进度,课后懂得跟孩子、跟老师沟通,将上课效用最大化
相信不少家长接送孩子上兴趣班,真的只是起个接送作用,孩子学的什么全然不管,反正自己也不懂。但负责任的家长,会对课程进度比较上心,对孩子的状态、和老师的沟通十分尽心尽力。
我在等娃上篮球课的时候就发现一位爸爸,全程盯着儿子的一举一动,等儿子课间休息喝水时,再跟他唠叨几句“你这个动作不太对,记得之后纠正”,有时还会掏出手机记点什么,我猜是老师讲解的要点。
课下他跟老师沟通,老师夸他家娃进步快,他相当谦虚,话语中也透露出自己在课下的指导和孩子的努力。有这样负责任的家长,还愁孩子进步不快吗?
◆争分夺秒看书,为自己争得学习时间
一次在等待过程中和一位妈妈结识,只见她腿上放了书和笔,封面是《正面管教》和《儿童心理发展》之类的书。她匆匆跟我说了几句,说自己要准备考试,这是自己难得的空闲时间,说完便投入了学习当中。
后来加了微信看她朋友圈,一路关注下来,看她如何育儿,自己如何创业开办教育学校,又如何赢得家长们的认可,她的孩子也被培养得自律、向上,相当优秀。不禁感叹,有这样拼的妈妈,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身为父母后,上了班要忙工作,下班要忙孩子,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唯一的空闲便是送孩子去兴趣班了。爱学习的父母懂得这个时间段的宝贵,会抓住机会学习充实自己,拥有这样学习型的父母,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变得热爱学习,这才是未来社会能立足不败地位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