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建议将《岳阳楼记》移出教科书,只因里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范仲淹,文正公,中国古代名臣的典范之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觉悟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端正态度堪称群臣表率。
范仲淹的思想可以说全部都概括在了一篇《岳阳楼记》之内,并且这篇文章对于景致的描写也非常大气磅礴,因此被选入了中学生语文课本内,属于需要“朗读并背诵全文”的那种经典文章。
但近些年有一部分家长提出希望将《岳阳楼记》移出教科书的要求,原因在于里面提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滕子京,在家长看来滕子京其实就是个贪官,《岳阳楼记》有歌颂滕子京功德的意思,属于“说谎”,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觉得并没有。
首先我们来看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滕子京的地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其实说白了就是前面做个序,交代一下写文的前提,这也能扯到给滕子京“洗白”?并且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是件好事,不论其他,单论给岳阳楼写篇文章这事,范仲淹做的也没什么毛病。
我们先来看看说滕子京是个贪官奸臣的原因,司马光(砸缸的那位)在《涑水记闻》中写道滕子京“用公使钱无度”,由于证据不足所以被贬到了巴陵郡,结果他不但没有悔改,反而“近得万缗(一千文),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继续贪污。滕子京此人到底是不是那么不堪,还真不一定。
滕子京本名叫滕宗谅,字子京,跟范仲淹是同期进士,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校友,但是关系更加密切一些。纵观滕子京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不是个奸臣,反而做出了挺多正直之事。
一开始范仲淹因为同窗情谊,把他推荐给台州知州张纶当助手筑捍海堤堰,滕子京完成得非常不错,二人因此由“表面同窗情”变成了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情。这个时候有一件大事始终贯穿,那就是刘娥当政。
甭管后世再怎么夸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她毕竟临朝称制且始终不愿还位给宋仁宗,这就引起了一些耿直的大臣们不满,范仲淹是其一,滕子京也是其一,二人均因屡次劝诫被贬,滕子京就从大理寺丞变成了闽北邵武县县令。
当个县令滕子京也做得很不错,建学堂,帮助贫困家庭,《闽书》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注意一点,这里写的是“清廉无余财”。之后滕子京又被调回京城,依旧各种劝诫刘娥还政。
还政是不会还的,但毕竟刘娥年纪大了,在1033年一命呜呼,之前这些一直站在宋仁宗这边的大臣也都得到了晋升。就在滕子京高升之际,他之前督办大火不利的事被翻了出来,虽然不能明确是滕子京的过失,但他也因此再度被贬,这回贬的地方是池州。
说句老实话,滕子京如果真的为人那么不堪,他直接依附刘娥就成了,何必几次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而且他如果真的人品有问题,范仲淹会跟他关系那么好吗?显然不会,但事实就是滕子京在池州的时候,范仲淹还特地去找他玩,同登九华山,因此才有了滕子京的墓志铭上范仲淹写下一句“君昔有言,爱彼九华书契。”
我们再来说说那个被指责在泾州“用公使钱无度”之事。讲白了就是公元1042年的时候,西夏大局来犯,宋朝跟他们打了一架,滕子京所在的地方相距不远,于是也参与了进来,又是招募勇士出兵,又是提供军需,保卫住了泾州。
所以这16万贯去了哪?打仗不要花钱的吗?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及监官欧阳修等在替滕子京解释,光一个范仲淹还能说是碍于朋友情谊,但欧阳修都出面了,怎么说?
不过滕子京还是遭到了贬谪,最后来到了巴陵县.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称滕子京在此“治为天下第一”,连《宋史》都说他“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他找上范仲淹来帮忙写一篇文章,范仲淹当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