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这四种行为,会让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别
相信家长对于自家孩子的学习都十分重视,如果成绩变差了,父母就会十分担心,害怕孩子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影响未来。
因此,许多家长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督促孩子的学习,但是,这其中有一些行为会间接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变差,却不自知。
以下四种行为,几乎所有家长都做过,还不知道的赶紧停止吧!
行为一:过度攀比大部分家长都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从孩子的各科分数中判断不出他们的学习好坏,因此往往都喜欢从孩子的排名来判断。
并且,排名还方便了家长将自家孩子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对比。这些家长想的是“有压力才有动力”,让孩子知道了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才会想着努力。
但如果对比一旦过了度,反而不利于学习。如果父母过度的强调孩子与别人的差距,那么在他们的眼中,家长就是一再的否定自己,没有见到自己的努力。
慢慢的,孩子就可能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变得自卑、不想努力,学习成绩也变差了。
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行为,如果的确有过多攀比的行为,那就要加以改正。
排名的确能方便父母来判断孩子,在某段时间的学习是否认真,但是,完全不用拿排名与他人攀比,应该学会拿这段时间的排名与前段时间的相对比。
如果排名变低了,那么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孩子,这段时间有一些倦怠、放松,并激励他们更努力学习。 如果排名不变或有进步,就要肯定他们,但也要让他们不要骄傲自满。用孩子自身的排名来互做对比,才更显示出父母对于他们的重视和关心。 行为二:总批评、不夸奖有些家长实行的是批评式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仍有不足,要继续努力。
如果孩子考得差了,家长就会批评他们说:“怎么这么笨!几年级的书都念不好!” 如果孩子考得不错,但仍然有一些小细节方面出了错,父母还是会说:“这么粗心,下次肯定考不好!”如果孩子总在批评声中长大,没有得到过肯定,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差,从而变得不想学习,成绩自然就不会好了。
不仅如此,对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来说,面对总是批评自己的父母,内心还会产生一定的反抗情绪,对亲子间的关系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家长在看到孩子的错误,给予适当批评的同时,还要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予以鼓励和肯定。
只有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培养了强大自信心的孩子,在学习上才会越挫越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变高。自然而然的,就变得愿意学习,成绩也就不会差了。
行为三:阻止孩子玩耍相信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在玩耍,就立马将其赶回到书桌旁,并让他们抓紧时间学习,有时候还会斥责他们:“就知道玩”。
殊不知,其实是孩子已经学习很久了,想要放松一会儿。
如果一味的让孩子学,不让他们放松、玩耍的话,会使孩子感受到厌烦,渐渐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敷衍家长,在学习上只做表面功夫。慢慢的,孩子们的成绩就下降了。
因此,家长如果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行为,就要懂得张弛有度,让孩子学一两个小时就休息、玩耍10~15分钟。他们有了这样一段休闲的时间,才能舒缓因长久学习而紧张的大脑,让学习变得不再困难。
并且,在学习间隔中进行适当的玩耍和运动,还能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对于久坐不动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
行为四:帮孩子检查错误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甚至还会帮他们检查作业。
如果父母只是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是否认真完成,那是尽责的表现。但如果家长还要一一检查作业的答案是否正确,孩子是否马虎、犯错,这样就真是好心办坏事了。孩子的细心需要他们自己慢慢养成,而不是靠父母直接指出马虎之处。
另外作业中答案出了错,老师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加固薄弱知识,而不是靠家长帮忙算答案。
上一篇:合肥家长速看!事关孩子成长健康!
下一篇:家长称儿子遭霸凌后跳楼 教育局查监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