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磨蹭、爱拖延、没时间观念?家长最不应
前几天遇到一位宝妈,一直在吐槽自己的女儿是个慢性子:
“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说十分钟后出门,磨磨蹭蹭半个多小时都没有收拾好。”
“早上起床催半天,一看还赖在床上呢。”
“做什么都磨磨蹭蹭的,让人火冒三丈,洗脸、刷牙、吃饭。睡觉,就没有不用催的。”
……
面对慢性子的宝宝,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家长急的不行,孩子呢?却慢慢悠悠、不慌不忙。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
结果,很多家长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磨蹭。
的确,没有事情的时候还好,要是赶上有急事,真的分分钟炸毛。
话说回来,宝宝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到底为哪般?
其实,导致孩子拖延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宝宝并没有建立起太强的时间观念
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时间是有先后次序的,也掌握了很多表示时间的词汇,但还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个规律、固定的节奏,很容易变得拖拖拉拉、无所适从。
此外,宝宝正在经历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很容易变得固执,他们会时不时地去挑战父母的底线,来验证自己的力量。
宝宝能力不足
就拿穿衣服来说吧,宝宝起床穿衣服,折腾了半天,结果还是穿的乱七八糟,急性子的妈妈看见这一幕,火一下就上来了:穿半天衣服,就穿成这样?
但其实,这已经是孩子非常努力的结果了。虽然穿衣服看似一个很小的事情,但对于年纪尚小的宝宝来说,也是需要经过很多次的尝试之后才能熟练掌握的。而大人往往习惯用成年人的思维和速度去要求孩子,孩子自然会达不到要求。
为了“反抗”家长
试想一下,如果你整天被催着“快点!”“磨蹭什么!”“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你是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很反感,甚至想要唱反调?
孩子也是如此。
其实,越是性格强的孩子,越容易在催促声中变得易怒、易烦躁,根本听不进别人劝。
反而你越是让我快点,我越是磨磨蹭蹭的,用此来反抗家长的“镇压”。
所以,面对孩子的磨蹭,家长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盲目的催促。
因为,父母频繁的催促,相当于频繁地否定孩子,否定孩子的做事方式,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这种长期的暗示,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心理,从而会放弃尝试和努力,最后什么也不做。
人不是一天就长大的,孩子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熟练掌握技能。
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尝试中成长的,他需要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自己的行事风格。
告别拖延,我们该做些什么?
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
对于孩子来说,建立一个稳定的、规律的生活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有良好的时间观念,还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自信,改掉磨蹭的小毛病。
给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孩子没有时间概念,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对他们来说都一样。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孩子不觉得自己拖拉有什么不好的。
想让孩子感受到时间,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例如闹钟。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慢慢的就能培养出孩子的时间观念。
鼓励多过于催促
父母应该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做得真棒,加油!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这些真诚的鼓励能够很好地打动孩子,受过表扬的孩子下次会争取做得更棒,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
除此之外,当孩子的拖延比以往要有所进步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比如说: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玩具等。
让孩子自己承担磨蹭的后果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既然孩子一直磨蹭,家长不妨彻底撒一次手,不再催促,让孩子自己尝尝磨蹭的后果,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不必替孩子跟老师解释,只有孩子自己体验到磨蹭造成的损失后,他才能戒掉磨蹭的习惯。
他们要学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任,做不好就要承担后果。这样孩子才能长记性,对自己的事情上心,而不是事事依赖父母。
上一篇:开学后的语文学习,家长照着这3点来辅导,抓好
下一篇:家长们还在谈性色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