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家长吼的孩子,性格会发生多大变化?看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拧巴,一方面希望和孩子平等相处,想要做温柔的父母,另一方面又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释放家长的权威。很多家长表示,想要和孩子平心静气的相处太难,仿佛天底下的孩子都是熊孩子一般,如此吼孩子便成了家庭教育的常态。
朋友的个性非常直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有原则,同时在教育方式上也比较严厉,经常在楼下就能够听到朋友吼孩子的声音。朋友对此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并且认为男孩如果不严厉一点,上房揭瓦也是常事。周末在朋友家聚会的时候发现,朋友家的宝宝确实会乖巧许多,对妈妈也是言听计从。不过即使这样也常常会被妈妈吼上几句,比如说玩具弄乱了,洗手弄脏了地面等等。而孩子对此也越发的漠然,整个聚会的过程中,没有看到孩子一丝轻松的笑容。
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认为吼孩子没有什么不对,孩子还小讲道理的话孩子也未必能够接受,而且远不如吼孩子来的有效率。但是事实上,这种短期内看上去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并不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一、经常被家长大声吼骂,对孩子的有多大伤害?
1.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家长过激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在内心深处倾向于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为无法成为父母眼中的样子而苦恼。这种父母带来的这种挫败感使得孩子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行为表达上表现出怯懦的特点。
2.内心缺乏安全感,影响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极其缺乏安全感,处于自己做错事就会得不到爱的恐惧之中。这种内心的恐惧会让孩子更加焦虑,进而在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上产生偏差,比如说过分讨好父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是过分叛逆,来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抗议。
3.使孩子缺少合理表达情绪的学习机会
当父母倾向于采用情绪化的教育方式时,孩子就会受到家长的言行影响,在行为表达上也会倾向于对父母表达方式的模仿。对自身情感的控制有所欠缺,没有恰当表达情绪、想法的参考榜样。
虽然家长们“吼”孩子会在短期内使得孩子行为得到干预,孩子对家长的教育有及时的反馈,但是时间长了,家长们会发现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出现更大的偏差。
二、为什么有的孩子越吼越不听话?
1.出于叛逆心理的影响
家长采用这种过激的教育方式时,孩子很容易因为承受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产生另一种极端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当孩子逆反心理明显时,孩子会为了反对父母而产生激烈的言行。
2.“吼”对意识到自己究竟错在哪儿并没有帮助
父母虽然靠“吼”制止了孩子的行为,但是却没有使宝宝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因此当再一次遇到类似的状况时,因为缺乏对错误行为的了解,孩子更加倾向于再一次做出错误的举动。
3.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在行为表现上更加情绪化
当父母不愿意和孩子好好说话时,孩子也会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不愿意和家长融洽的沟通。甚至在言行上和父母“对吼”,以此将家长的糟糕表达反馈回去。
在孩子的成长中,不听话并非是很罕见的表现,而是很容易发生的状况,也是困扰家长的育儿难题之一。当孩子不听话、不配合时,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三、孩子有这样的反应时,家长最好这么做!
1.恰当的冷处理
当孩子表现出无理取闹时,家长适当的冷处理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偏差,进而有收敛一些的表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欠缺的时候,家长再来进行说教,孩子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对设定好的规矩不轻易妥协
当父母向孩子宣布设定好的规则后,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能够妥协。否则,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听话的表现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获得内心的满足感。这显然是将孩子带入认知的误区。
3.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温柔而坚定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