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互联网构建家园教学新动态互联网背景下教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的教育资源用之不竭、取之不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交、学习、工作及娱乐等方面。互联网的发展给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产生,也让教学反馈变得更加灵活与多样。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无法独立完成,所以势必把家庭也纳入其中。
一、现状分析
互联网+”背景的教育教学概念已然被很多人接受了,互联网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家园开始利用互联网统筹有关教学各方面的信息,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教学实施、反馈变得更具多样性,以此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个体的发展,达到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长也能随时随地了解更多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家长的这种需求,与教师的自身发展需求具有一致性,这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幼儿教育理念。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使得教师的“教”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师不再仅局限于课堂上传统形式的教,而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量变大,课中管理难度变大,课后与学生交流增加。
二、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
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媒体、幼儿融为一体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融合、优化的过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为幼儿创设了相应的活动情境,或真实或虚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即,教师运用互联网把情境、合作、交流学习环境要素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因为互联网有着其他学习资源无法媲美的虚拟现实技术,把幼儿带入新颖逼真的情境中,随后,幼儿就可以根据问题情境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如:教师在进行绘本讲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查找互联网中相应的情境资源,可以讲话的大树、能听到流水声的小河等等,一旦幼儿进入这个情境,那么自主学习也就开始了。
幼儿的自主学习不仅在校发生,在家庭中也会发生。互联网的出现,让沟通变得便捷且实现了可移动化,也是就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其快速的发展,短信、QQ、邮箱、微信等开始迅速成为家园联系的常用工具。教师利用“云课堂”把幼儿的“学习内容”通过照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分享给家长,延续幼儿的“学习”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较为全面、一体化的发展。此外,教师可根据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布,这样既有特性又有针对性。
三、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反馈机制
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教学反馈是最能体现出来的,以往的教学反馈都是教师对活动内容的回忆并通过电话或文字的形式告知家长,这是一种单向且滞后的反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已经成为了可能。大数据具有数据处理速度的高速性、价值性,数据的智能分析使得家园共育的反馈由原来的静态到动态,单向到多向的发展。教师、家长可以运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把活动内容拍摄下来,与幼儿一起观看录像,幼儿对于自己的表现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家长也会产生对自己的审视与对幼儿的再审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校与家庭达到了教育一致性的目的。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数据能够更全面和客观的角度分析幼儿个体成长特征,从而促进幼儿更加全面的发展;从家园共育方面看,这样的反馈机制促进家园的共育,真正发挥了1+1>2的作用。从教师与家长发展角度来看,教师与幼儿或家长与幼儿共同观看,双方进行交流,这也是对施教者、受教者、活动内容进行多方面、全方面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发展。
每个家庭、每位幼儿都是不同的存在教师既要看到整体,也要看到个体。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个体差异,因材互动。利用网络,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并形成“图文集”,双向记录,促进幼儿更加个性化地发展。实现“家校互动”的个性化、定制化。
“互联网+”势不可挡,移动互联网亦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幼教的事业需要和新的血液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新的活力,才能不断的顺应潮流的需要,展现自身的魅力。“互联网+”带来的是跨行业的竞争,用好互联网“+”可以让教育变得更具可能性与多样性。互联网“+”时代的家园共育是开放与合作,是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成长,是家园共育的进一步提升,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