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假期综合症』引导孩子巧收心
春节期间,家人一起看春晚、放鞭炮、抢红包……家长拿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也加入“战队”,抱着手机、iPad不撒手。按理说过年让孩子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可孩子一玩起来就刹不住。假期结束,开学在即,家长们面对游戏成瘾的孩子,往往头疼不已,该如何让孩子们收心,回归到紧张有序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呢?
首先,家长们要了解游戏的魔力究竟在哪里
1.及时反馈,给孩子专注陪伴的感受
在游戏里,孩子的每一步操作,都会立刻得到“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炫彩的动画效果、场景音效,还可以是象征胜利的星星、鲜花,或者是象征收获的各种宝藏、装备……每一个都仿佛在对孩子说“你做对了!”“加油”。这会给孩子一种“被专注陪伴”的感受,简直妙不可言。
而生活中呢,这样的“专注陪伴”很难得。
孩子:“爸爸,把球丢给我!”
爸爸:“等会儿,我先回这条信息……”
孩子:“妈妈,你陪我画画吧!”
妈妈:“妈妈先把衣服晾了,一会儿就来哦!”
很显然,爸妈在“回应孩子”这件事上,妥妥“干不过”电脑程序!
2.进阶和奖励机制,给孩子莫大成就感
游戏会设计层层关卡,且难度会均匀、缓慢地提升。然后根据“战绩”,给玩家们(孩子)不同的身份定位,如青铜、白银、黄金、王者……这都在源源不断地赋予孩子“成就感”!
而生活中,孩子考了98分,家长和老师还要嘱咐一句“不要骄傲”。甚至明明努力了,仍然有可能考砸。相较而言,游戏里每一点微不足道的努力和进步,都在被奖励,这体验多美妙!
3.“沉没成本”让孩子欲罢不能
“沉没成本”翻译过来就是:不可收回的付出。比如时间、精力。很多游戏中的操作技巧很简单,掌握之后,再玩下去,也无非是“枯燥的复制”。孩子不见得在享受游戏本身,但依然顾虑:这个号都被我玩到高阶了,现在放弃,之前的心血岂不白费?
其次,面对游戏的魔力,家长应该如何见招拆招
1.家长以身作则
自己天天打牌、喝酒、追剧,却单方面要求孩子有“健康爱好”的家长,都是不讲道理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且生活中处处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孩子眼里、心里留下痕迹。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多做有意义、传播正能量的事。
2.高质量陪伴
如果你做不到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可以选择提高陪伴质量。带孩子来一次短途旅行、陪孩子一起玩耍、给孩子读一读睡前故事等等。
孩子的天地和视野从一开始就与我们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与我们不同,只有让孩子不断地去了解、尝试更多的生活方式,才能彻底摆脱思维局限,跟着我们一起接收世界潮流风向标,而不是武断地让孩子听我们的、按我们的世界法则去适应生存。
寒假期间,父母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带宝宝去给亲戚拜年、去科学馆探奇、去游乐场体验、去动物园与动物亲密接触等。这些都是非常棒的亲子互动体验,能增强宝宝的创造力、运动力和社交力。当见识多了,兴趣爱好自然渐宽,就不会沉浸在唯一的“电子游戏”中。
3.引导孩子寻找玩伴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迷恋手机或电视,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而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比这些更有趣的东西。除了这些电子产品,还有什么更好玩?当你禁止孩子玩某样东西时,必须有一样更有意义的事情取代,让孩子主动放弃。
邀请孩子的小伙伴,一起参加竞技类运动,比如篮球、乒乓球、轮滑等。让孩子在现实中获得“赢家”的体验。或者和其他有孩子的家庭结伴短途旅游,亲近大自然。不仅能让孩子主动放弃玩手机,且给童年回忆增添色彩。
4.赋予孩子自我价值
家长要由衷地去欣赏孩子,肯定孩子每一个优点和每一点进步。
孩子的优点不是只有“考分”“学校表现”这一套评价体系,家长要擅于发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增加他在学习中的成就感,孩子自然会找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面对游戏成瘾的孩子,要给他们一个提前调整的过程
1.掌握时间点
上一篇:眼科专家想对家长说……
下一篇:海天空阔家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