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眼中的国产童书
1
儿子开学了,老师在家长群里公布了二年级下学期阅读课的书目。
连同上学期书目,我看被列为“必读书”的,除了一二本“国学”,剩下的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之类。
国货居然这么少?一时间我有点迷惑,毕竟,孩子就读的小学一直在狠抓传统文化,甚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以考级的形式,背会480首古诗(80首/年)。但是,转念再想,也不奇怪了:“国产童书经典”,真是个稀有品种。其实,这个判断在我而言,属于“二次确认”。
去年秋天,我重逢了一位失联已久的旧同行兼老校友——十多年前,她和我同期同批进了同一家少儿出版社,不过我只干了三年就转了行,而这位师姐则一直任职少儿读物编辑——这回再见面,我请她推荐些新的国产童书,没想到,她的第一句,就是反问:“一定要读国产的吗?”
我再三确认,师姐才勉强报了几个人名书名,然后,不甘心,又补上了一大把的翻译品类。她说,国产儿童文学自己“看得少”“不太熟”。可我也明白了,看得少,无非因为好看的少。不过,安徒生、林格伦、罗尔德·达尔、J.K.罗琳写得固然精彩,但诸如我这样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多领教一些原装的中文,多享用一些身边的故事。
话说回头,其实这些故事也不能说没有。相反,拜近些年的出版繁荣所赐,童书尤其景气,国产少儿读物的品种和码洋都在创新高。然而,捡起孩子在同学、亲戚那里看得津津有味的一些书,我自己却很难消受。不妨刻薄地说,它们的毛病全一样:故事没劲、三观成谜、文字粗糙、绘图拙劣。这四款毛病,只得其一都让人受不了,然而我们的很多童书常常一样不缺。
2
中国儿童读物缺乏想象力、不好玩、不美,尤其是说教意味每每浓得化不开,由来已久。
记得我年少时,读着姐姐(70后)留下来的《新来的小石柱》《小灵通漫游未来》《小布头奇遇记》等等,虽然也觉得不乏精彩,可即使在当年也发现了,这些书里充满了太多异样的质地,直到今天,情况也没有本质上的改观。配得上“经典”,或者说被权威认定为“经典”的中国儿童读物,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寥寥几种之外,真谈不上有多少。反过来,为什么《洋葱头》《丁丁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玛丽·波平斯阿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或者《灌篮高手》等等就具备了超越时间和国境的感染力?——不仅因为它们有曲折动人、热闹幽默的故事,更在于它们将孩子平等视之,传达的是自由、宽容、真诚的观点。换而言之,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听得耳朵起茧的“现代化”的精神内核,才让这些童书变成了一部部的传世之作。
这些年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会看到很多的宣传画。有意思的是,这些用以反映“孝道”、“节俭”、“勤劳”、“善良”等传统美德的画作,九成以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画面之内,总是一个田园牧歌的乡土世界,人们在此间耕作、丰收、团圆、嬉戏……然而,在这方天地里,不存在拖拉机,看不到摩天楼,当然也没有手机电脑、飞机高铁。
这些当代桃花源,无疑代表着国人的乡愁,代表着我们对蒸汽机直到计算机那发自心底的不信任。
大概,“现代化”,的确与我们存在某种兼容不良。从根本上说,恐怕这才是我们的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山寨多而良品少的原因。
当然,在另一方面,当年的我们也有过海量的工业文明宣传画,那些铿锵的、激烈的、革命的西式肖像画和美术字,和《新来的小石柱》一样红极一时,遍布祖国山河。不过,它们也和小石柱一样,早早就淡出了主流视野。
要不是在新的社交媒体上,这一个个坚毅结实的红色民兵、炼钢工人、纺织女工,被PS上了新的台词,在公号文章里变成表情包,他们也必然会像小石柱、小灵通那样,消失掉。
这种沧桑巨变有一个特别鲜活的样本,那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及其作品。在计划体制下,以不惜人工、不惜成本为代价,上美影缔造了世界电影史和世界美术史上空前的“中国动画流派”,尤其是水墨动画,成了当时中国影视文化制品中出口海外的唯一一种。
然而,一切终归昙花一现,产品和技术,如今都已消亡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粗糙、蹩脚、灌水的各路A货。在这些后起的中国动画片之中,我们找不到多少中式的美术、中式的哲思(当然,中式的说教倒是从来不曾缺席);不过,在它们得以被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里,自然又布满了典型的中式特色。
上一篇:孩子为何迟迟不说话
下一篇:“家·园·校”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策略与实践